“我们以矿山、冶炼、加工、化工四个子循环为基础,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各子循环之间形成物质流、能源流及信息流互动的大循环圈,打造资源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4月18日,在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第四届三次理事会上,铜陵有色集团生产机动部副部长江炼强说。
作为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的骨干企业,铜陵有色以循环经济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指引,不断探索和实践,建立立体循环经济体系,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体制机制保障,实现了资源利用率、能源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第四届三次理事会旨在总结交流我省循环经济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相关企业和园区是怎么做的呢?
“作为一家以水泥为主业的大型企业,20年前,我们集团就在宁国厂建成我国首套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该机组能将热能循环回收利用再发电,不仅解决了工厂生产的用电问题,还减少了碳排放,一举两得。”海螺集团安徽区域执行总裁洪渊说,集团还聚力攻关前沿碳科技,探索碳捕集利用技术,自主开辟一条利用企业副产品的新途径,在绿色生产的同时,实现“变废为宝”。
针对水泥行业面临效益下滑等挑战,海螺集团逐步构建以水泥制造为基础,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数字经济、国际贸易五大产业相互促进的“一基五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多措并举发展新质生产力。
资源小循环,产业大循环。多年来,凤阳县依托该县循环经济产业园片区,集聚了有色金属深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配套等关联产业,形成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装备制造等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协同互补的发展态势。
截至目前,凤阳县循环经济(半导体)产业链共有上下游企业33家,主要涉及废有色金属加工利用、废钢回收拆解、废轮胎裂解、退役光伏拆解、废旧风力发电叶片回收拆解等行业。
“我们积极引导现有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加快实施新技术、新工艺更新替代行动,不断推动传统产业上等级、上规模、上水平。”凤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循环经济产业链常务副链长史学军说,目前,链上部分龙头企业生产技术已处于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
以会为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我们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实践中相互借鉴,听取专家学者与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不断扩大先进经验的放大效应、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季昆森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提高协会服务和支持企业发展能力,积极争取相关方面大力支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