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1日从深圳市住建局获悉,深圳在政府工程率先推广使用绿色再生建材,目前,全市建筑废弃物年处理能力超过40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40%,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领先全国。
深圳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经初步测算,“十一五”期间,深圳每年新建建筑面积2000万平方米,城市更新500万平方米,每年产生近1000万吨建筑废弃物。按传统处置办法,建筑废弃物少部分在建设工程回填,绝大部分运往填埋场填埋。按照每填埋1万吨建筑废弃物占用1亩土地计算,深圳近20年来填埋的约6000万吨建筑废弃物已占用土地6000亩,另外每年新产生的建筑废弃物需占用近1000亩土地,土地瓶颈让深圳不堪重负。
为促进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2009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地方性法规《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对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给予政策扶持,实行“零地价”的优惠政策;安排财政专项补贴;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可享受免收增值税、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南方科技大学校园作为深圳首个建筑废弃物就地绿色消化、再生利用项目,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率达到90%以上,节约土地资源约90亩,减少天然砂石原料消耗60万立方米,节省建筑废弃物外运及填埋的处置费用4000多万元,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为深圳乃至全国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创了全新的“零排放”模式。
涂圣伟:绿色转型风劲吹 产业结构焕新颜 逐“绿”求变,传统产业焕新发展。 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新赛道,培育绿色竞争新优势。 数字化绿色化“双化”协同转型发展,塑...
杜月:“两新”政策落地显效 不断激发投...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呈现出三方面特点:市场为主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扩大需求与优化供给相结合、统筹推进与重点突出相结合。目前,...
袁剑琴:“两新”加力政策释放消费需求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今年我国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
么新: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循环经... 在由线性经济转为循环经济的道路上,让旧件得以“新生”的再制造,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再制造的最终产品,质量性能与原件一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