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首个污泥处理厂近日设备安装完毕,进入试运行阶段。
据了解,这是世界银行在中国的第一个将污水厂的污泥送至水泥厂制作建材的项目。据污泥处理厂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整个柳州市日产生污泥共计约300吨,项目近期的污泥处理能力刚好满足,远期将达到500吨/天。
对于水泥生产而言,由于回转窑的热容量大,利用前置的分解炉或增设垃圾焚烧装置并不会引起水泥工艺过程控制上大的改变,也不存在对系统设备进行大的改进,因此在单位处置能力的投资上是低廉的。同时,由于在水泥矿物的形成过程中有液相出现,因此在使用废弃物以后,其焚烧的残渣可以被水泥矿物吸收或者固熔,从而不存在残渣的处理问题。
广西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认为,柳州市这一做法把污泥处置需求和有处理能力的企业很好地衔接了起来,具有建设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经济效益好、无害化处理彻底等资源化环保处理的优点,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污泥处理模式。
涂圣伟:绿色转型风劲吹 产业结构焕新颜 逐“绿”求变,传统产业焕新发展。 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新赛道,培育绿色竞争新优势。 数字化绿色化“双化”协同转型发展,塑...
杜月:“两新”政策落地显效 不断激发投...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呈现出三方面特点:市场为主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扩大需求与优化供给相结合、统筹推进与重点突出相结合。目前,...
袁剑琴:“两新”加力政策释放消费需求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今年我国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
么新: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循环经... 在由线性经济转为循环经济的道路上,让旧件得以“新生”的再制造,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再制造的最终产品,质量性能与原件一致,质...